微信扫码在线沟通
与声音制片实时沟通您的需求
2022-01-22 15:05:33
标签:
第二十二集绝妙的辨证(上)
【提要】阴阳失调,是疾病的根本原因。调整阴阳,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。
《黄帝内经》的阴阳学说,是中医整个体系的总纲。它贯穿人体的生理、病理、诊断和治疗,贯穿中医藏象、经络、药物、心理、地理、气象、时间,等等全部理论。离开了阴阳,我们将会在神奇而又复杂的中医道路上迷失方向。
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状态,是阴阳两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。一旦人体的阴阳关系失调,正常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,就会导致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引起疾病。
《黄帝内经》强调,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、发展的根本原因。因此,对临床上错综复杂,千变万化的病情,都用阴阳来加以概括,说明。
“善诊者,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。”即在临床上首先需要分别阴阳,从而调整阴阳使之恢复平衡,是治疗(疾病)的基本原则。这就是“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,以平为期。”
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《内经》教研室主任,中华中医药学会《内经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烟建华教授说:“一阴一阳之为道,这是《易经》里的话,《周易》的话。中医学家接过了这一句话,叫做片阴偏阳之为疾。(也就是说),疾病就是阴阳偏盛偏衰的这样一种表现。所以治疗(呢),那就是要把失调的阴阳让它和谐起来。在中医治疗原则上,协调阴阳是一个总的原则。”
刘炳凡先生在《黄帝内经临证指要》一书中指出:“阴阳二气的平衡协调,是人体正常活动的重要保证。”所以,把握阴阳,无疑是中医临床的首要任务。
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,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室副主任,焦树德教授说:“一阴一阳之为道,(就是说)整个宇宙都是一阴一阳一个道。偏阴偏阳为之疾,所以说阴阳偏了就是病。所以,疾病观就是这个。”
(字幕:《张璐玉医案》)
太史沈韩倬,患病,小便次数多,昼夜达百余次。白天滴滴溚溚地总想解,但又解不出来,痛似火烧。夜里,虽然尿量比白天多,但尿中有很多像油脂、鼻涕之类的东西。起先服用清热利水利尿的药,半个月后病情反而加重,面色痿黄,饮食困难。
张璐玉为之诊断。认为是肾水经常亏损,加上劳心思虑,肝过于克制脾脏造成的,治法应当先充实脾脏,就像筑堤防水一样,使阴火不至于下溜,清阳之气得以上升,气通则病痛便自然消失。这实际上就是使肾和脾的阴阳重新协调,使阴阳之气的上升下降恢复正常。
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大内科主任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,晁恩祥教授说:“我们追求的就是调整阴阳,调整阴阳的平衡,这就是我们追求治疗的一个方面。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。它就是《内经》里说到的。”
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,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。阴平,指静,平和;阳秘,指固,稳固。如果阴阳离决,精气便因此断绝,生命就走到头了。
我们来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下属的西苑医院,准备采访施奠邦教授。(施教授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,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)门诊部的病人很多,施教授正在给病人看病,同时,不停地向他的学生们传授医理医术。这个病人是从外地来京就诊的,长时间觉得胃不舒服。施教授询问其病情后,便仔细地给病人作检查。
施教授(让病人躺到诊察台上),说:“往下一点。呼气,吸气。”(然后按压病人的腹部作触诊检查)
根据病人的症状,施教授最后做出诊断。说:“他的表现就是,一般情况下胃部会疼,但他不痛,就是这种胀满,不消化,胀满打嗝。还有就是瘦,有时烧心。就是胃里面比较热,烧灼感。但是另外一个方面,他不能吃凉的,冷的(吃了)不舒服,不敢吃凉的。大便(呢)偏稀一点。主要是这些症状。(那么)中医(呢),主要是怎么来考虑呢?症状表现,他不是疼痛,而是胀满。
中医认为,为什么胀?(是脾,)脾主运化,胃主纳食。就是吃下去(的)东西。能不能消化,好不好。有的消化不好,这就在于脾,脾的运化。
如果说病人想不想吃东西,它在于胃。这位同志,他是胀满,胃口也不是顶好。所以说脾胃的功能都差。《内经》里叫外邪,外邪与寒虚实。(他呢)要说是寒症,他还烧心,胃里热。要是热症,他(又)不能吃凉的。所以种里面叫寒热辨证。寒热交错,处于这样一种情况。本质上来说,他属于虚寒症候。”
施教授所说“寒热”,就是阴阳的一种表现方式。寒属阴,热属阳。中医的阴阳,虚实,表里,寒热八纲辩证,本质上就是阴阳辩证。
少司马李萍槎,平时饮食节省简单,且讲究清洁,三天更换一次衣服。偶然一次大便后发作了寒热病,好像外感伤风,其实是内伤。因为他原来常常大便困难,每次都需要使劲用力,这样一次次便伤了阳气。所以便后阴胜于阳,从而感到发寒。过了一阵子缓解了,阳又胜阴,从而开始发热。如果是外感引起的寒热,怎么会在大便后才出现呢?可是医生没有仔细辩证,于是当作外感治,却不见效。又认为是湿热,便用滑剂之药来泻内热。致使原来的大便燥结转变为痢疾,大便急射而出。肛门火辣辣的,如烙如烫。这时医生有赶快用滑石、木通等药,希望止泻。
但医生忽略了这个病人已经是阴虚,于是导致了这样一个后果:病人吃下去的东西,不能在体内停留,立即从下排出,甚至肠中之垢一并驱下,色白如脓,又腥又臭。然后该医生又给病人大剂量服用人参,造成下空上堵,胸部不舒畅,喉部有痰塞着,口燥咽干,彻夜不得安睡。一切食物,只有清淡的,胃才能接纳一些。
久而久之,阴气由于腹泻而伤,阳气由于大量出汗而伤,阴阳不相维系,阳气在上,阴气在下,阴阳不能协调平衡,病情越来越重。于是,调整阴阳是治愈少司马疾病的首要原则。(按:该案例应出自古代某名医的《医案》。然而片中未於说明。)
北京中医药大学,烟建华教授:“人体有阴阳盛衰的一种病象(吧)。这种阴阳盛衰的病象有一定的规律。”
(字幕: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)
阴胜则阳病,阳胜则阴病,阳盛则热,阴盛则寒。
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,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,张其成先生说:“阴阳的盛衰,阴阳偏盛,阴阳偏衰。阴阳偏盛偏衰(呢),就是说阳如果盛了,阴必然就衰,阴如果盛了,阳必然就衰。”
(字幕:阳盛则热)
(字幕:《王孟英医案》)
孙某人患感冒,医生投以温药想发散病邪。但结果并非(如)医生所愿,吃药后,孙某人根本不出汗,拖到第十一天,才请王孟英前来诊治。这个时候,孙某人已经神志不清,口不能言,胸部出现微斑,并且三天没有小便了。几个医生束手无策,有的甚至建议大投温补。
王医生一听急忙制止。他说,病人现在已是明显的阳热阴亏了,再投以温药,邪热更加炽烈,岂不是以温燥断绝其阴!这不是要把病人往死路上送吗?医生们同意了王孟英的诊断,采取了补阴的方法,病人治愈。
北京中医药大学,烟建华教授:“治寒热,寒一般要温阳散寒,治热呢,就要清热泻火。虚实,就要补虚和泻实。(这些)都可以归为阴阳之类。”
(字幕:阴盛则寒)
(字幕:《齐秉慧医案》)
清代的时候,四川有一个壮汉不慎落入井中,身体被冰冷井水浸泡多时。被人救出来后,四肢冰凉,腹中极痛,头重腰疼,并且舌干口渴。请来一位医生,医生根据壮汉的舌干口渴的症状,便认为是火盛。开了几副去火的良药,结果病情加剧。壮汉的哥哥赶忙请来名医齐秉慧。
齐医生诊后叹道,前面的医生阴阳虚实不分,懵然下药,如今脱证已具,不可救了。这则医案充分说明,中医临床必须首先辨明阴阳,否则就会出大错。这是人命归天的大事,丝毫马虎不得。
中日友好医院的晁恩祥教授说:“《黄帝内经》,它在临床当中,有寒则热之,热则寒之。你比如说像在我们临床应用,一个胃病,它表现是胃痛,吃凉的以后加重,怕冷,身体也怕冷。脉也是比较慢的,迟的脉。舌苔白的,或者白腻的。(那么,这样)看是一个寒湿的(一个)表现(吧),或者是因为寒引起的,加重了。当你在治疗当中,就应该用一些温药,温胃的药,散寒的药来治疗。(那么)这个病就得到缓解了。
所以,所谓‘寒则热之’,这就是《内经》的原则。还有‘热则寒之’。(那么)要是有胃热,或者肺热的病人,黄痰,喝水多,发烧。(那么)你就得用清凉的药,(像)黄芩、栀子、黄连,这些苦寒清热的药来治疗。所以叫‘热则寒之’。”
(字幕:《王洪图医案》)
1987年2月5日,北京某精神病研究所来了一位女病人。经诊断为“情感性精神病躁郁症,抑郁状态”,收入住院。
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,中华中医药学会《内经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,王洪图先生介绍说:“就是不爱理人,不说话。就是没法跟她进行交流,所以家属就把她送到北京医科大学,当初这个地方叫做精神卫生研究所,它还是国际卫生组织下的一个医院,现在北京医科大学把医院改名字叫做第六医院,就是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,也就是精神病院。
住院之后,她开始沉闷不语,不与人交流,祝愿没几天,就变成狂躁不安了,(狂躁不安吧)连唱带说再闹,就是这么一种状态。(医生呢,)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医生,原来是给她用提高兴奋度的药,用西药。等她转过来兴奋后,就给她用大量的镇定药,刚才你谈到的,其中有碳酸锂,其实是一种镇静药,就是希望她能够安静下来。但是这些西药,镇静药对她来说不起效。”
2月19日,研究所邀王教授前往会诊。
王洪图教授:“我进去的时候,当然还有两个研究生随我一块去的。这女孩子是连说带笑带比划,没办法跟她交谈。说摸脉,她肯定也不会好好让你摸脉,看舌苔,她也不好好让看。”
病人口干爱喝水,睡眠差,大便干结,一周未解,形体消瘦。王教授向其家属询问发病的原因。家属介绍,因为参加知识竞赛,昼夜查阅资料,两周内未能很好休息。
王教授根据病人的病情症状,做出了正确而又绝妙的诊断:“舌头特别红,特别瘦,中医认为,就是心火太盛了。而且,苔也不多,说明也伤着阴了,加上她原来得病的原因,那说明用心太过了,心火太盛,那也就是心火盛了,心阳就更盛了。心阳和心火,本来就属于一类东西。正常的可以叫心阳,过盛了,超过了正常的生理了,这就叫心火,心火太盛了,就导致了心神的紊乱。
(这个)西药,镇静药效果不太好,中医就按这个思路进行辨证。也就是说,火盛,或者叫做阳过亢了。阳过亢,那就伤了阴了。阴阳,它是两者相互对立,相互平衡的东西。人体都有的,又有阴,又有阳,两者老处在相对协调的状态。(那)一方面太过了,它反而把另一方面消耗了。也就是说火太盛了,把水给消耗了。阳太盛了,把阴给消耗了。因此这个病人,是属于阳热太盛而消耗人体的心阴了。
(这就)正好《内经》上有这么一条理论,是在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上有这样一句话,说是:‘阴不胜其阳’,也就是说阴不足,阳太过了。本来两者相互制约的,相互为胜嘛。阴虚了不能制约阳了,‘则脉流薄疾’,脉啊,就是摸的这个脉,脉流起来就是薄疾,(薄,就是)迫,就是逼迫的非常快,疾,就是快嘛。疾风扫落叶,不就是快的意思吗?‘则脉流薄疾,并乃狂’。这个‘并’呢,就是相合并的并。什么并呢,是说阳热之邪,刚才不是说了火热吗,那是属于阳邪。并于什么地方呢?并于阳位。心在人体内叫做阳,属于阳藏,属于火藏。所以阳邪并入阳藏,乃狂,就是发生狂乱之症。
这狂乱之症呢,症候也清楚了,原因也清楚了,症状也清楚了,她的症候,或者说中医的病机病理也清楚了。治疗就应该有相应的治疗措施。
那就一方面要养阴,对吧,把水给她补起来;一方面再泻一泻火。这样,水上来一点,火下去一点,就处在相对平衡状态。就应该这样,就好了。所以就给她开了一个三甲复脉汤加减一个方子。养阴,另外再加点清热的,咳,这病人很快就缓解了。”
北京中医药大学,烟建华教授介绍一个医案,说:“喻嘉言看一个病人,叫徐国真。这个徐国真得伤寒病已经七八天了。他的症状是什么呢?就是眼睛发红,身上烦燥,想喝水。一看,人们认为属于阳症。一些大夫就诊断属于阳症。要给他使用承气汤。喻嘉言一看,他虽然想喝水,但是给他端(来了)水,他又不喝。他的脉虽然是很浮大,但是呢一按(就发觉跳得)没力气。按中医来讲,这个(症状)叫作阴症似阳,或者叫阴盛格阳。阳气要脱了,这个人就很危险了,(这是个)危症。如果要是吃这个承气汤的话,承气汤是泄的,是泄阳的。本来阳要脱,非常微弱了,再要一泄,那立刻就不行了。所以喻嘉言就给他用四逆汤加人参。这个病人吃了这个药以后,寒象就出来了,盖上被子打颤。这个病例就是说,阴阳有真假。”
刘炳凡先生指出,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,是体内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,达到动态的相对平衡。没有阴精则无以产生阳气,没有阳气则无以化生阴精。如果人体的阴阳能维持这种协调平衡,身体便健康。
反之,阴阳的平衡协调被打破,阴阳二者不能相互为用,以致分离,那么,人的精气,就会因化生无源而衰竭,生命活动也就随之而停止了。
附录: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》的全文
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
黄帝曰: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。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。治病必求于本。故积阳为天,积阴为地;阴静阳躁;阳生阴长,阳杀阴藏;阳化气,阴成形。寒极生热,热极生寒;寒气生浊,热气生清。清气在下,则生飧泄;浊气在上,则生䐜(音chen)胀。此阴阳反作,病之从逆也。故清阳为天,浊阴为地。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,雨出地气,云出天气。故清阳出上窍,浊阴出下窍;清阳发腠理,浊阴走五脏;清阳实四肢,浊阴归六腑。
水为阴,火为阳,阳为气,阴为味;味归形,形归气,气归精,精归化;精食气,形食味。化生精,气生形;味伤形,气伤精;精化为气,气伤于味。阴味出下窍,阳气出上窍。
味厚者为阴,薄为阴之阳;气厚者为阳,薄为阳之阴。味厚则泄,薄则通;气薄则发泄,厚则发热。
壮火之气衰,少火之气壮。壮火食气,气食少火。壮火散气,少火生气。
气味辛甘发散为阳,酸苦涌泄为阴。阴胜则阳病,阳胜则阴病;阳胜则热,阴胜则寒。重寒则热,重热则寒。寒伤形,热伤气;气伤痛,形伤肿。故先痛而后肿者,气伤形也;先肿而后痛者,形伤气也。
风胜则动,热胜则肿,燥胜则干,寒胜则浮,湿胜则濡泻。
天有四时五行,以生长收藏,以生寒暑燥湿风。人有五脏,化五气,以生喜怒悲忧恐。故喜怒伤气,寒暑伤形。暴怒伤阴,暴喜伤阳。厥气上行,满脉去形。喜怒不节,寒暑过度,生乃不固。故重阴必阳,重阳必阴。故曰: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;春伤于风,夏生飧泄;夏伤于暑,秋必痎疟(痎,音jie,间日疟);秋伤于湿,冬生咳嗽。
帝曰:余闻上古圣人,论理人形,列别脏腑,端络经脉,会通六合,各从其经,气穴所发,各有处名;溪谷属骨,皆有所起;分部逆从,各有条理;四时阴阳,尽有经纪;外內之应,皆有表里。有信然乎?
岐伯对曰:东方生风,风生木,木生酸,酸生肝,肝生筋,筋生心,肝主目;其在天为玄,在人为道,在地为化;化生五味,道生智,玄生神;神在天为风,在地为木,在体为筋,在脏为肝,在色为苍,在音为角,在声为呼,在变动为握,在窍为目,在味为酸,在志为怒;怒伤肝,悲胜怒;风伤筋,燥胜风;酸伤筋,辛胜酸。
南方生热,热生火,火生苦,苦生心,心生血,血生脾,心主舌;其在天为热,在地为火,在体为脉,在脏为心,在色为赤,在音为徵,在声为笑,在变动为忧,在窍为舌。在味为苦,在志为喜;喜伤心,恐胜喜;热伤气,寒胜热;苦伤气,咸胜苦。
中央生湿,湿生土,土生甘,甘生脾,脾生肉,肉生肺,脾主口;其在天为湿,在地为土,在体为肉,在脏为脾,在色为黄,在音为宫,在声为歌,在变动为哕,在窍为口,在味为甘,在志为思;思伤脾,怒胜思;湿伤肉,风胜湿;甘伤肉,酸胜甘。
西方生燥,燥生金,金生辛,辛生肺,肺生皮毛,皮毛生肾,肺主鼻;其在天为燥,在地为金,在体为皮毛,在脏为肺,在色为白,在音为商,在声为哭,在变动为咳,在窍为鼻,在味为辛,在志为忧;忧伤肺,喜胜忧;热伤皮毛,寒胜热;辛伤皮毛,苦胜辛。
北方生寒,寒生水,水生咸,咸生肾,肾生骨髓,髓生肝,肾主耳。其在天为寒,在地为水,在体为骨,在脏为肾,在色为黑,在音为羽,在声为呻,在变动为慄,在窍为耳,在味为咸,在志为恐;恐伤肾,思胜恐;寒伤血,燥胜寒;咸伤血,甘胜咸。
故曰:天地者,万物之上下也;阴阳者,血气之男女也;左右者,阴阳之道也;水火者,阴阳之兆征也;阴阳者,万物之能始也。故曰: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
帝曰:法阴阳奈何?
岐伯曰:阳胜则身热腠理闭,喘粗为之俯仰,汗不出而热齿干,以烦冤腹满死,能冬不能夏;阴胜则身寒汗出,身常清,数栗而寒,寒则厥,厥则腹满死,能夏不能冬。此阴阳更胜之变,病之形能也。
帝曰:调此二者奈何?
岐伯曰:能知七损八益,则二者可调,不知用此,则早衰之节也。
年四十,而阴气自半也,起居衰矣。年五十,体重,耳目不聪明矣。年六十,阴痿,气大衰,九窍不利,下虚上实,涕泣俱出矣。故曰:知之则强,不知则老。故同出而名异耳。智者察同,愚者察异,愚者不足,智者有馀。有馀则耳目聪明,身体轻强,老者复壮,壮者益治。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,乐恬憺之能,纵欲快志于虚无之守,故寿命无穷,与天地终,此圣人之治身也。
天不足西北,故西北方阴也,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;地不满东南,故东南方阳也,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。
帝曰:何以然?
岐伯曰:东方阳也,阳者其精并于上,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,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;西方阴也,阴者其精并于下,并于下,则下盛而上虚,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。故俱感于邪,其在上则右甚,在下则左甚,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,故邪居之。
故天有精,地有形,天有八纪,地有五理,故能为万物之父母。清阳上天,浊阴归地,是故天地之动静,神明为之纲纪,故能以生长收藏,终而复始。
制片帮|悦音 独有的AI智能配音技术,更智能、更专业、完美贴近真人配音。
点击使用:制片帮|悦音
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,下象地以养足,中傍人事以养五脏。天气通于肺,地气通于嗌,风气通于肝,雷气通于心,谷气通于脾,雨气通于肾。六经为川,肠胃为海,九窍为水注之气。
以天地为之阴阳。阳之汗,以天地之雨名也;阳之气,以天地之疾风名之。
暴气象雷,逆气象阳。故治不法天之纪,不用地之理,则灾害至矣。故邪风之至,疾如风雨。故善治者,治皮毛,其次治肌肤,其次治筋脉,其次治六腑,其次治五脏。治五脏者,半死半生也。
故天之邪气,感则害人五脏;水谷之寒热,感则害于六腑;地之湿气,感则害皮肉筋脉。
故善用针者,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;以右治左,以左治右;以我知彼,以表知里;以观过与不及之理,见微得过,用之不殆。
善诊者,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。审清浊而知部分;视喘息,听音声,而知所苦;观权衡规矩,而知病所主;按尺寸,观浮沉滑涩,而知病所生以治。无过以诊,则不失矣。故曰:病之始起也,可刺而已;其盛,可待衰而已。故因其轻而扬之,因其重而减之,因其衰而彰之。形不足者,温之以气;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。其高者因而越之,其下者引而竭之,中满者泻之于内。其有邪者,渍形以为汗;其在皮者,汗而发之;其慓悍者,按而收之;其实者,散而泻之。
审其阴阳,以别柔刚。阳病治阴,阴病治阳;定其血气,各守其乡。血实宜决之,气虚宜掣引之。
在短视频席卷全球、自媒体内容爆炸式增长的今天,"声音"已成为创作者吸引用户的重要武器。据统计,2025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突破10亿,其中超过80%的优质内容依赖专业配音。传统配音模式动辄上千元每分钟的成本和时间压力,让无数创作者陷入两难境地——直到悦音配音携AI技术强势登场,这场关于声音创作的革命才真正拉开序幕。
2025-05-08 10:00:01声音是片子的灵魂,配音、旁白同样也是。
2024-09-29 14:05:53在视频制作,后期剪辑工作中,文字转语音是经常遇到的,市面上的配音软件有很多,但是大多数都是收费或者配音质量较粗糙,我们都知道好的配音在视频效果呈现上可谓是事半功倍!
2022-02-21 15:37:49近年来,因为互联网科技的发展,人们的娱乐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文化需求方面不再满足于文字的纸面描述,各种语音助手、广播、短视频等各种丰富的音频播放模式进入人类文化生活,如果你想进军这些音频文化领域,而苦于不知道文字怎么转成语音,也许下面的5种方法能帮到你,往下看看吧。
2024-11-09 11:57:30大家可能都刷到过短视频软件里面的影视解说,那么大家知道影视解说里面的男声是怎么配的吗?如果想知道那就往下看看吧!
2024-11-15 15:41:03新手小白如何多人配音?这是一个有趣而又充满挑战的问题。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,多人配音可能听起来很困难,但是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技巧,就可以轻松实现!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“新手小白如何多人配音”这个话题吧!
2024-11-15 15:48:52免费下载悦音手机端
悦音APP免费下载
AI智能工具 无需专业技能也能高效创作
软件配音 | 真人配音 | 音分轨 | 犀牛视频下载 | 文案提取 丨 句易查 | 三联封面 | 图片转文字 | 视频提语音 | 音频转文字
宣传片
TVC广告
微电影
动画短片
实用工具
作品云-视频展示接单工具
作品云 · 为作品而生
创作人最好作品展示工具商务洽
谈转化助手
微信扫码在线沟通
与声音制片实时沟通您的需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