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音文案

纪录片《玄奘之路》第十集 解说词

2022-01-22 15:05:37

标签:



第十集归心似箭



公元643年的夏天,结束了留学生涯的玄奘,行走在帕米尔高原上。印度已经被远远地抛在身后,他即将返回阔别十七年的大唐。

由于有印度国王的大力支持,玄奘本来可以乘船从海路返回中国。海路可以避免舟车劳顿,又可以节省很多时间。然而,玄奘依然选择了陆路。十七年前,他和高昌国王有一个不见不散的约定。

公元627年,孤身一人的玄奘穿越大唐的边境,来到高昌国。高昌王麴文泰与玄奘结为兄弟,并以举国之力支持玄奘西行。两人约定,玄奘从印度归来,首先在高昌讲经三年。在回到大唐之前,玄奘必须到高昌履行自己的诺言。

玄奘:在大侠谷中走了七百多里,到达波谜罗川。东西长1000里,南北宽100多里,狭窄的地方不超过十里。

在世界探险史上,玄奘是第一个记录帕米尔高原的人。古代中国人称帕米尔高原为“葱岭”,葱岭以西,就是遥远的西方世界。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,潜藏于帕米尔高原深处的通道,一直是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。

玄奘:波谜罗川位于两座雪山之间,一年四季风雪不歇。遍地碎石,草木稀少,没有人在这里居住。

玄奘:四山环抱之中,有一块下陷之地。即使是炎热的夏天,也有很多风雪。过往的商人,都对这段路感到非常痛苦。

现代学者认为,玄奘描述的波谜罗川就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瓦罕走廊。瓦罕走廊位于今天阿富汗、巴基斯坦和中国的交界地区,地理位置非常显赫。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,它一直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咽喉要地。为了穿越这条世界屋脊上的走廊,不计其数的行人和商队死在了路上。

2005年,83岁的中国学者冯其庸第三次来到帕米尔高原。根据玄奘的记载,又加上实地考察,冯其庸认为,1300多年前,玄奘从印度东归时,就是从这个叫明铁盖的达坂进入今天的中国。

明铁盖达坂的意思是“一千只羊的山口”,《大唐西域记》中记载过一个悲壮的传说,曾经有一个庞大的商队,因为暴风雪而全部冻死在这里。1300多年前,穿过海拔4700多米的明铁盖达坂,玄奘进入西域地界。

玄奘:出了大川之后,登危履险,到达朅盘陀国。

朅盘陀国位于中国最西部的塔什库尔干县境内。根据玄奘记载,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个美丽的故事。一个中国公主远嫁波斯,由于战火而不得不滞留。娶亲的队伍在山岭上建城筑堡,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。城堡依山而建,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居住的痕迹。从山顶俯视,河流蜿蜒而过,城堡下面正是丝绸之路古道。


由于地势过于险峻,多年以来只有热衷于探险和考古的人才能到达。二十世纪初期,赫赫有名的探险家斯坦因来到塔什库尔干。斯坦因认为,这个遗址就是玄奘记载的公主堡。


时间过去了很多年,历史和传说纠缠在一起,已经无法分辨真假。但是,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,风尘仆仆的玄奘正是沿着古堡下的河谷,来到了朅盘陀国的都城。

玄奘:都城建筑在山岭上。国王淳厚质朴,仪态高雅。寺院有十多所,信徒五百多人。

塔什库尔干的意思是石头城,这座保留到今天的石头城遗址就是当年朅盘陀国的都城。古城内散布着巨大的石块,寺院和官署的轮廓依稀可见。玄奘在塔什库尔干停留了二十多天。

离开石头城之后不久,东归的队伍遇到了强盗。根据《大唐西域记》提供的信息,这一带的秩序不是很好。

制片帮|悦音 企业宣传、视频彩铃、客服语音等场景皆可用
点击使用:制片帮|悦音

玄奘:人们性情急躁暴烈,习俗中惯于欺诈,公然进行抢劫。

顶风冒雪,一路跋涉,玄奘终于走出了帕米尔高原。

在今天的新疆喀什一带,一个意外的消息震惊了玄奘,并且彻底改变了他的行程。一个高昌商人告诉玄奘,高昌国王麴文泰早已去世,高昌国如今是大唐的西州。

三年前,当玄奘仍然滞留印度的时候,高昌和大唐的关系突然陷入僵局。麴文泰与西方的突厥人联盟,共同对抗大唐,企图控制丝绸之路。高昌王没有想到的是,崛起的大唐已非往日可比,大漠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屏障。大唐骑兵如暴风一般,西渡流沙。麴文泰明白,他已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,国家的灭亡已成定局。

在汉帝国之后,中国已经分裂了三百多年,丝绸之路时断时续。公元七世纪,统一已成大势所趋,新兴的大唐渴望恢复丝绸之路的新秩序。公元640年,大唐骑兵越过沙漠,突然抵达高昌境内。在边境稍作抵抗之后,突厥人就逃之夭夭。史书记载,王宫中的麴文泰惊惧而死,高昌国不战而降。

玄奘:国王离世,兄弟之约已成往事。我决定从丝绸之路南线直接返回大唐。

东归的队伍开始南下,进入一望无际的大沙漠。公元643年的冬天,玄奘抵达西域著名的佛国——于阗。

于阗素来崇信佛教,玄奘在这里受到了热情的接待。但是,玄奘的内心并不安宁。在即将踏上国土之前,他必须取得大唐的统治者——太宗皇帝的谅解。

玄奘:十七年前,玄奘为了求法,违抗陛下的命令私自出国。浩浩流沙,巍巍雪岭,中间经历五万余里。虽然危难重重,但仰仗陛下的天威,所幸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……

玄奘给唐太宗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,派人送往长安。他在信中坦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,又将取经的功劳归于太宗本人。十七年的经历告诉他,没有朝廷的支持,一切都寸步难行。

玄奘:我不清楚,大唐的皇帝能否谅解我当年的错误,只能耐心等候。

在于阗等待期间,玄奘详细记录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。

玄奘:都城以西一百五六十里,大沙漠的正路中间,有一些土丘,据当地人说是老鼠的坟墓。行路经过的人,都要下马叩拜。

根据玄奘的记载,古代于阗人似乎崇拜老鼠,这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。1900年,斯坦因在于阗一座废弃的佛寺发现了一块木板。木板上画着一个鼠头人的半身像,头戴王冠。斯坦因认为,鼠头人就是玄奘记载的众鼠之王。

《大唐西域记》里记载了一个美丽的神话,讲述一群老鼠如何在一场战争中拯救了于阗。这个赫赫有名的探险家解释说,“如果没有玄奘的记载,木板上的图案是很难理解的”。

二十世纪初期,探险家们前仆后继地进入西域,斯坦因就是其中之一。这个匈牙利人前后三次从印度进入西域,他的行动指南就是玄奘的《大唐西域记》。在古代于阗的沙漠中,他寻觅着玄奘的脚步,在黄沙掩埋的废墟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。今天,这些文物大都保存在大英博物馆。

1000多年以前,滞留于阗的玄奘绝对不会想到,他的记载竟然会带来这样的结果。玄奘在于阗一边整理佛经和佛像,一边访问考察。他在等待来自大唐宫廷的消息。

玄奘:这里的人懂得礼仪,性情温和,崇敬佛法。寺院有100多所,僧徒5000多人。

于阗是著名的佛国,隔帕米尔高原与印度相望。历史学者认为,佛教传入西域最先到达的地方,是古代于阗。

玄奘:这个国家出产毛毯细毡,擅长纺织粗绸,又出产白玉和黑玉。

玄奘简明扼要地记载了于阗闻名于世的三种特产,地毯、玉石和丝绸。在新疆的和田市,这些传统仍然可以看到。1300多年后,和田人仍然在用手工的方法编织地毯。而和田玉,直到今天,依然价值连城。每年冬天,当河道逐渐干枯的时候,人们就开始搜寻越来越少的玉石。玉石来自遥远的昆仑山,被河水裹挟而下,散布在河床中。根据史料记载,从远古时期,和田玉就销往中原一带。玉石是珍贵之物,在进入中原之前,必须验关征税。丝绸之路上最为有名的关口——“玉门关”的名称就来源于这里的玉石。

关于丝绸在于阗的起源,玄奘记载了一个神奇的传说。一个来自东国的公主将蚕种私藏在高耸的发髻里,骗过了守卫而带入于阗。1900年,斯坦因发现的一个木版画似乎又印证了玄奘的记载。斯坦因解释,侍女用手指着发髻,表明蚕种所藏之处,中间篮子里装的正是蚕茧。在斯坦因眼里,玄奘即是向导,又是精神偶像。

在于阗停留的日子里,玄奘一直备受煎熬。半年之后,大唐的特使终于到来了。

特使带来了唐太宗的旨意。玄奘没有想到,唐太宗不但没有问罪于他,而且安排好了归国的行程。公元644年的夏天,玄奘的队伍准备行装,离开于阗,向着东方的长安进发。

就在这一年,大唐的军队攻占了焉耆国。焉耆步高昌的后尘,与突厥联盟,对丝绸之路的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。玄奘西行的时候,丝绸之路盗匪横行。十多年之后,玄奘东归,大唐的光辉已经照亮了西域。玄奘再也不用担心盗匪。

玄奘:从尼雅向东,进入大沙漠地带。风动沙流,地无水草。行人走过之后不留任何痕迹,很容易迷路。

离开于阗之后,东归的队伍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边缘前行。这一带

曾经繁衍过一个又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绿洲小国。但是,当玄奘到达的时候,只有荒无人烟的大漠。

玄奘:流沙中没有道路,往来之人只能堆积死人遗骨作为标记。楼兰故地,城池已然荒芜,人烟断绝,只剩下废墟。

自从张骞凿空西域以来,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一直在中国人的视野当中。但是,在唐朝以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,肆虐的风沙彻底掩埋了这里的历史,没有人知道大漠中发生了什么。玄奘的记载是中国人对这片土地最后的记忆,直到匈牙利人斯坦因的到来。

二十世纪初期,沿着玄奘的足迹,斯坦因在古代楼兰和尼雅一带的探险震惊了考古界。长着翅膀的天使、犍陀逻风格的壁画、消失了多年的文字……失落的文明被世人重新追忆,但是,大量的中国文物被席卷一空。

过了楼兰故地之后,生命的迹象开始慢慢出现,高大的胡杨矗立在沙漠边缘。东归的队伍在胡杨林中穿行,他们已经到达大唐地界。敦煌就在前边,迎接的大唐官吏已经奔驰在路上。

在敦煌,斯坦因的探险生涯达到了顶峰。他以玄奘的名义,从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手里骗走了一大批轰动世界的文物。在自己的著作中,斯坦因详细地记录了他是如何获取王道士信任的。

斯坦因:“在中国,只要一谈起玄奘,对方无论是学者还是文盲,我总是能与他谈得很投机。玄奘一直是我的中国保护神,王道士显然也喜欢听我谈论他”。

“在一个满是佛像的环境里,我开始向王道士谈起我对玄奘的崇拜,我尽可能细致入微地描述玄奘漫长旅途中的风土人情,王道士的眼神最终流露出了一种近乎入迷的表情”。

在二十世纪中国文物外流的狂潮中,敦煌藏经洞事件赫赫有名。斯坦因用37个夜晚,在敦煌的这个洞窟运走一万多卷经书写本,五百多幅绘画,二百三十捆手稿。在中国学术史上,这是极其悲惨的一页。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这次影响深远的文物大掠夺竟然是以玄奘的名义进行的。

斯坦因:“当我们忙了一整天离开王道士的那个洞窟时,我有机会与他就我们共同的偶像做了一次长谈。我声称是玄奘的在天之灵让我来拿走这批数目巨大的藏品,这些藏品有些可能与他到印度的朝圣活动有关……”

公元664年的秋天,玄奘到达敦煌。今天,敦煌以众多的佛窟而名震天下。其中有一些壁画或多或少都与玄奘有关。根据斯坦因记载,虔诚的僧人曾经在这里塑造过玄奘本人的塑像。

《三藏法师传》记载,玄奘在敦煌一瞥而过,他必须尽快见到大唐的皇帝。公元645年刚刚到来的时候,玄奘终于回到了都城——长安。


由于行程大大提前,大唐的官员并不知情。然而,玄奘归国的消息早已传遍了长安城,闻讯而来的百姓仍然堵塞了道路。十九年前,年轻的玄奘孤身一人离开萧瑟的长安城,十九年后,长安已日臻繁华,而玄奘,也已届中年。


第二天,大唐宰相亲自主持,长安城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。留学印度期间,玄奘收集了大量的经典和佛教圣物。657部佛经,150粒佛舍利,7尊珍贵的佛像…十九年时间,五万里行程,110个国家……玄奘带给大唐的,是一笔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。


在中国佛教史上,这是举足轻重的一天。但是,故事的主角却并不在现场。据史料记载,玄奘一人安坐官舍。历经磨练的玄奘明白,一时的风光很可能导致前功尽弃。西行已经结束,他真正的事业还没有开始。在数百里之外的洛阳,一个人正等待玄奘,这个人将决定他的未来。

相关文章

免费下载悦音手机端

悦音APP免费下载

AI智能工具 无需专业技能也能高效创作

软件配音 | 真人配音 | 音分轨 | 犀牛视频下载 | 文案提取 丨 句易查 | 三联封面 | 图片转文字 | 视频提语音 | 音频转文字

视频制作服务

  • 宣传片

  • TVC广告

  • 微电影

  • 动画短片

拍片热线:400-8880960

作品云-视频展示接单工具

作品云 · 为作品而生

创作人最好作品展示工具商务洽
谈转化助手

悦音会员特权
微信客服

微信客服
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
客服热线

客服热线

400-888-0960

视频制作

视频制作

真人配音

真人配音

悦音APP

悦音APP

悦音APP下载

悦音APP下载

制片帮平台

制片帮平台

返回顶部

微信扫码在线沟通

与声音制片实时沟通您的需求